首页 > 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

发布者::阳光中医针灸推拿   发布时间: :2015-12-18 08:34 浏览次数: :

 患者均为住院或门诊患者,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62.3;病程为15d-25m,平均病程为31 d;溃疡面积为1cm2- IOcm2。病因主要为下肢静脉曲张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综合征17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6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S例。

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并发症之一,占小腿溃疡的90%,好发于小腿下

1/3处。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少数溃疡甚至发生癌变等特点,临床上常称为

“慢性溃疡”。人群总发病率为0.4%-1.3%,一旦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入选标准:①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下肢静脉彩超或下肢顺行静脉造影,诊断为下肢

静脉性溃疡的门诊和住院患者;根据美国静脉联盟CERP分类系统对患肢进行临床分级属于CS级或C6;②溃疡面积<l0cm2;③无手术条件或不同意手术治疗(包括浅静脉剥脱十结扎术、硬化剂注射、交通静脉结扎术、深静脉瓣膜修复术等)要求保守治疗而自愿接受该

疗法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溃疡面积>lOcmz;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患者;③对艾叶过敏者;④严重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⑤肿瘤及结核患者;⑥精神病及不配合治疗的患者;⑦骨外露和/或合并有骨髓炎患者;⑧血管炎、胶原一血管病等系统性疾病的皮肤损害;⑨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者。

治疗方法:创面处理:创面常规清创,将创面明显坏死失活组织及脓液痂皮清除,保留间生态组织,然后依创面大小取湿润烧伤膏适量制成纱条均匀涂敷于溃疡面,每日一次,

21疗程,共2疗程;换药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肢或穿弹力袜保护。

    基础治疗:叮嘱患者改变生活方式,避免久站、久坐;口服静脉活性药物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功能,一次1片,一日两次,至创面愈合。有糖尿病者严格控制血糖,如溃疡周围有蜂窝织炎表现,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菌药物。

在此治疗的基础上选用“阿是穴”(即溃疡局部)作为艾灸治疗穴,采用温和灸平补平泻,艾条点燃,对准应灸部位,约距创面2cm-3cm,进行悬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以灸至创缘皮肤深红为佳,每次30分钟左右,每日一次,21疗程,共2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参考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等级和标准进行评价,分别为:①临床痊愈:创面愈合或由疗效指数计算分数在90%100%之间的即可判定为痊愈;②显效:创面面积缩小明显,疗效指数计算分数在60%-90%之间的(60%);③有效:创面面积有所缩小,上皮有生长,疗效指数在30%-60%(30%);④无效:创面面积同治疗前,抑或甚于治疗前,疗效指数小于30%。总有效率=[(临床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数]X 100%

    其中: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

    经治疗,29例患者中,痊愈5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

    下肢静脉性溃疡(venous leg ulcer, VLU)为发生于下肢的慢性皮肤溃疡或小腿慢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常常继发于下肢慢性静脉功能障碍(chronic venousinsuf-ficiency, CVI),是其最严重和难治的晚期并发症,其发病机制主要有血管周围纤维蛋白原漏出、白细胞附壁、捕获假说;其病理生理基础是下肢静脉高压、血液回流受阻、静脉反流疲滞导致代谢产物在局部积聚,纤维素和破环的血细胞碎片渗出继而引发局部皮肤色素沉着和溃疡形成。溃疡一旦形成迁延难愈,形成慢性溃疡,治疗棘手。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治疗由病因治疗和创面处理两部分组成,病因治疗至关重要,包括加

压疗法、药物治疗以及硬化剂注射和外科手术等侵入性治疗,其中压迫治疗为静脉性溃疡的

首选治疗方法,并且是预防其复发最基本的措施,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症状,解除持

续静脉高压带来的不良后果,去除可见的静脉曲张,纠正静脉反流,可以有效降低溃疡复发

率等。但由于手术本身存在一些并发症并且部分患者术后疗效不明确,加之部分患者惧怕手术,临床上常要求保守治疗。创面处理方法很多,其基本原则是控制感染、促进愈合,主要是清洁创面、清除坏死组织,加强换药,保持湿润环境,临床方法很多,但均缺少大样本临床观察,包括蛋白酶抑制剂、细胞生长因子、封闭式负压引流、新型敷料、光电磁等物理疗法疗法,疗效各异,价格昂贵,患者往往无法承受。

    下肢静脉性溃疡属中医“疮疡”、“臁疮”等范畴,俗称“老烂脚”,中医对疮疡的论治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目前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比较一致,认为“瘀、虚”为发病之本,“邪毒化腐”为发病之标。艾灸疗法治疗疮疡己有几千年的历史,《竹亭医案》记载艾灸不仅只起到“引毒外出”的作用,还可“助其新生”;艾灸患部穴可以扶正逐邪,发挥功效,如《外科理例》:“用炮附子去皮脐,研末,唾津和为饼,置疮口处,将艾于饼上灸之。”《针灸逢源》“如疮大,用蒜捣烂摊患处,将艾铺上烧之。”。有学者提出静脉性溃疡是静脉高压导致炎症细胞豁附内皮造成的结果。现代研究表明,艾灸能增强与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纠正炎症时自由基代谢的紊乱,使白细胞总数和单核巨噬细胞升高,促进局部组织炎性细胞的凋亡,抑制局部组织的增生,以减轻局部组织的炎症、水肿等症状;许多临床研究已证明,提高肢体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促进静脉性溃疡的愈合。艾灸局部穴位能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降低血液粘稠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细胞比容;减少血管内皮素(ET),提升血中一氧化氮(N0),降低ET/NO比值,改善局部和全身血液循环,有行气活血、软坚散结之功,有利于组织修复。同时艾灸燃烧时产生的近红外辐射深入机体组织,被组织活性物质吸收,随血液流到其他部位使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产能增加,从而加速坏死组织的脱落并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的生长。赵红梅

等认为艾条燃烧时挥发性成分对多种细菌、真菌、病毒均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可以有效

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加压治疗和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是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最基本和常用的治疗手段,可以减轻局部血管压力,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静脉张力、促进淋巴和静脉回流和提高肌泵功能,改善创面疲滞状态;美宝湿润烧伤膏是治疗疮疡的常用外治药物。笔者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外用艾灸阿是穴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治疗2个疗程后与对照组比较可以有效提高创面愈合率,促进溃疡愈合,疗效确切,操作方便,价格低廉,适于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