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艾灸疗法

近10年艾灸疗法在中风病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发布者::阳光中医针灸推拿   发布时间: :2014-09-30 10:46 浏览次数: :

 关键词:中风;艾灸疗法;文献综述

   中风是临床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近年其有低龄化的发展趋势。在中风病的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对中风恢复期的治疗,中医疗法的优势地位越来越显突出。现作者对近10年有关艾灸疗法在中风病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报道总结于下。

1 单纯灸法

郭氏运用雀啄灸的方法治疗中风偏瘫病人患肢水肿76,穴取百会、患肢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中渚、环跳、阳陵泉、太冲、绝骨,每次施灸约1小时,76例患者经过2艾灸治疗后,痊愈19,显效35,有效2l,无效1例。周氏根据病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灸法,治疗中风60,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急性期(发病后10天内):化脓灸,间日1:恢复期(病程在10~6个月以内者):麦粒灸,隔日1,灸至皮肤潮红。后遗症期(病程超过6个月以上):雀啄加回旋灸,灸至周身微红汗出,1,4周为1疗程,休息2,继续下1个疗程。取主穴关元、百会、风市,配合谷、三里、丰隆、温溜、地机、血海。总有效率达100%。本法对急性期及后遗症期,效果尤佳。王氏运用艾灸治疗褥疮、肩痛症和输液性静脉炎各1,疗效明显。李氏运用艾条灸气海穴的方法治疗中风左半身不遂1例。患者经针刺及活血化瘀中药治疗2个月后,左上肢远端肌力无明显改善。患者腹部发凉,进凉食极易发生腹泻,动则汗出,肢体乏力。辨证为脾阳不足,遂加用艾灸气海穴,每日1次。经半月治疗后诸症明显好转,左上肢远端肌力明显进步。

2 针灸并举

李氏取肩髃、曲池、合谷、环跳、阳陵泉、绝骨六穴。运用强刺激手法,配合隔蒜灸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病人25例。结果为:痊愈4,显效18,无效3例。作者认为采用体六针与艾灸结合的方法,能增强活血通络之功,隔蒜灸则起到血得热则行的目的,加强温通经络、活血化瘀之效。张氏等人应用艾灸治疗中风病恢复期患者91,并设体针组(53)、头针常规疗法组(65)进行对比观察。其中艾灸组取穴天窗(健侧)、百会;体针组取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绝骨,均为患侧;头针组取穴对侧运动区或顶颞前斜线。结果灸法组愈显率(基本治愈加显效率)79.12%,体针组愈显率为50.9%,头针组的愈显率为66.07%艾灸组的临床疗效在愈显率方面显著高于体针组和头针组,3者在总有效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秦氏把中风病恢复期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针刺加艾灸,穴取:风池、内关、气海、血海、委中、八风、膈俞、三里、八邪、金津、玉液,其中内关、气海、血海、足三里加用温针灸;一组为单纯针刺组,取穴与针刺加艾灸组相同。结果为:两组治疗恢复期中风均有疗效,但针刺加艾灸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组,尤其是对气虚证及血瘀证证候的改善,针刺加灸组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

3 艾灸与其他疗法的混合运用

李氏灸双侧太溪穴配合推拿治疗中风性尿潴留30,痊愈10,好转15,总有效率为80%。取双侧肾经原穴可以借助艾火温热之性达到温通经络、调畅气机的作用,从而使膀胱开合有度,则尿液得以排出。胡氏采用艾灸配合氧疗的方法治疗中风病人长期卧床引起的褥疮19,25处疮面,均完全愈合。方法为首先用0.9%生理盐水浸棉球擦洗疮面,彻底清除疮面的坏死组织,然后用艾条围灸疮面及周围皮肤30cm的范围,最后用普通氧气瓶及吸氧皮条,用高浓度氧对准疮面中心部位冲击15分钟,每天3次。此法治疗褥疮,病人痛苦小,疗程短,效果显著。周氏运用电针加艾灸治疗中风后遗症87,疗效比传统针灸效果满意。取穴以四肢穴位为主,失语加哑门、廉泉;面瘫配颊车、地仓;电针用疏密波,每次30分钟,10次为I疗程,疗程中间休息3~5天。艾灸采用悬灸法,每次治疗30分钟。结果:治愈40,45.98%,总有效率为97.7%。唐氏等人根据中医针灸理论及方法,结合电子技术研制而成一种融传统的温针、艾灸为一体的新型针灸仪器,运用此仪器对146例中风病及200多例其他病症的患者进行疗效分析,效果满意。该仪器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的方法特色,提高了中医临床针灸治疗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艾灸疗法的推广开辟了新的途径。

Moonc做了电针和艾灸对中风痉挛疗效的评价。结果为电针组于治疗即刻及治疗后1~3小时痉挛显著缓解(P<0.05),5天后明显缓解(P<0.05)艾灸组和对照组MAS计分均无显著性改变,虽然艾灸组于首次治疗后MAS计分改变,但无显著性意义。

4 艾灸的实验研究

张氏运用艾卷悬灸法施灸中风偏瘫患者的百会、天窗穴(肢体健侧)每穴灸15分钟,以脑阻抗血流图和血压为客观指标,观察灸治前后的动态变化。发现灸后脑血流图流入时间缩短,波幅升高,重搏波明显等,3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艾灸后脑血流量有所增加。伴高血压患者,灸治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降低,尤其是收缩压降低更是明显。。李氏选取百会穴,观察艾灸32例中风偏瘫病人甲皱微循环的影响。结果为:施灸前32例中风患者血流形态多呈粒状或泥沙状,视野清晰度差。灸后患者的微循环障碍均得到改善,最明显的是血流速度加快,血流形态变为粒线状、线粒状,视野清晰度也有所改善。张氏采用择时艾灸的方法治疗中风先兆56,并观察了这56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张氏把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择时)36例和对照组(不择时)20,穴位都取百会、三里,唯不同的是,观察组于每日辰时即气主足阳明经时施灸。结果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0%。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比较,除血球压积指标差别不显著(P>0.05),在高切速及低切速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细胞电泳、血沉方面差别显著(P<0.01),说明择时艾灸对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明显优于不择时组。于氏等人在灸头部腧穴治疗中风偏瘫的过程中,观察了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反应的变化以及艾灸对中风病人肌力及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艾灸头部腧穴天窗、百会后,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反应总阳性率点状颗粒型及弥散型均增加,尤以弥散型颗粒最为显著。对肌力的影响,灸后肌力明显提高,所测肌肉肌力均有良性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全血胆碱酯酶则灸后活性明显降低(P<0.01)

5

综上所述,现代医学运用艾灸的方法治疗中风病,其方法简单,疗效显著,经济实用,涉及了中风病及其并发症的很多方面,但是相对于古代文献的记载,现代医学在中风病的治疗方面对艾灸方法的运用还远远不足。

富氏探讨了清代及清代以前201部针灸及综合医籍中有关针灸治疗中风病方面的文献,对其用穴规律及刺灸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其中涉及治疗中风病文献486,灸法112(含针灸合用18)占全部处方的26%。而现代临床有关艾灸在中风方面应用的报道微乎其微。究其原因有二:艾灸的方法过于简单,临床上经济效益有限;缺少现代医学的佐证,对于艾灸疗法的治疗机理尽管古代文献中有大量的记载,但是现代医学没有成形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