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放血疗法

针刺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

发布者::ygzyzj   发布时间: :2014-06-27 14:47 浏览次数: :

 【摘要】目的:比较针刺放血疗法与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差异。方法:1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放血组与氯雷他定组,每组80例。针刺放血组取穴曲池、内关、血海、三阴交,针刺用泻法,于肺俞、膈俞三棱针点刺放血并拔罐,隔日1;氯雷他定组采用口服氯雷他定10 mg,每日1次。4周后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针刺放血组愈显率为91. 3%73/80),氯雷他定组为81. 3 % 65/80),两组疗效相当(P0. 05);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10. 141.95vs 2. 120. 32, 10. 301. 82 vs 3. 210. 28, both P0.01),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针刺放血组无明显不良反应,氯雷他定组出现轻微嗜睡感3例。结论:针刺放血疗法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方法,疗效与西药氯雷他定相当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荨麻疹,慢性;针刺疗法;刺血疗法;氯雷他定

    慢性荨麻疹为皮肤科常见病,临床治疗药物较多,但总体疗效欠佳。笔者于20101月至201212月采用针刺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并与口服西药氯雷他定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 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观察病例160例,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放血80例中,男42例,女38;年龄16 50岁,平均(3212);病程612年,平均 2. 6;治疗前病情评分(10. 141. 95)分。氯雷他定组80例中,男39例,女41;年龄1750岁,平均(3013);病程613年,平均2. 5;治疗前病情评分(10. 301. 82)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病情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符合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皮损反复发作超过6周以上,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常达数月或数年之久,部分患者皮损发作时间有一定规律性。

1.3入选标准

    ①年龄165 0岁,性别不限;②病程>6;③就诊时可见风团,以瘙痒为主要症状;①治疗前1个月内未服用糖皮质激素,1周内未服用抗组胺药者;⑤患者自愿参加,并能在观察中积极配合者。

1. 4排除标准

    ①妊娠和哺乳期妇女;②物理刺激(压力、寒冷、日光等)引起的荨麻疹、胆碱能型荨麻疹;③并发急性哮喘发作、湿疹及特应性皮炎者;①有严重心脏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⑤驾驶员及高空作业者。

2治疗方法

2. 1针刺放血组

    患者取平卧位,取曲池、内关、血海、三阴交,穴位常规消毒,用0. 30 mm X 40 mm毫针常规针刺,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泻法,留针30 min;再俯卧位,取肺俞、膈俞,穴位常规消毒,用无菌三棱针点刺,拔火罐35 min,局部吸出约23 mL瘀血,用无菌药棉揩擦局部,碘伏消毒以防感染。隔日1次,4周后观察结果。

2.2氯雷他定组

氯雷他定10 mg,每日1次口服,4周后观察结果。

3疗效观察

3. 1疗效评定标准

    4级评分方法川记录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并计算疗效指数,同时观察不良反应。荨麻疹症状和体征的4级评分标准:①风团数口:0分为无风团;1分为风团数1 10;2分为风团数1120;3分为风团数>20个,遍布全身。②风团大小:0分为无风团;1分为风团直径<1 cm ; 2分为风团直径12. 5 cm;3分为风团直径>2. 5 cmo③瘤痒程度:0分为无瘙痒;1分为轻度瘙痒,不影响睡眠;2分为中度瘙痒,每晚因瘙痒觉醒次数≤2次,影响睡眠,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3分为重度瘙痒,每晚因瘙痒觉醒次数≥3次或无法入睡,影响睡眠、正常生活和工作。④风团发生次数:0分为无风团;1分为风团每天出现1;2分为风团每天出现23;3分为风团每天出现>3次。⑤风团持续时间:0分为无风团;1分为风团持续时间镇≤4 h;2分为4h<风团持续时问镇12 h;3分为风团持续时间>12h。疗效指数(SSRI) =[(治疗前总积分一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X100%。痊愈为疗效指数90%,显效为60%≤疗效指数<90%,有效为20%≤疗效指数<60%,无效为疗效指数<20%

3.2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 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3治疗结果

由表1可见,两组愈显率均较高,且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由表2可见,两组治疗后积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 O1),但两组治疗后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 05)

3.4不良反应

    针刺放血组无明显不良反应;氯雷他定组出现轻微嗜睡感3例,但不影响治疗。

4讨论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累及皮肤或黏膜的暂时性血管反应,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色或白色瘙痒性水肿性风团。水肿系血管通透性增高、富含蛋白质液体外渗所致。慢性荨麻疹指风团阵发性复发或持续性复发,持续时间在6周以上,80%90%患者为特发性。其组织病理为血管扩张、真皮水肿和血管周围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抗组织胺药是荨麻疹的主要治疗药物,因此本研究选择抗组织胺药氯雷他定与针刺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进行比较,以验证针刺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

本病在中医中有“瘾疹”“风疹”“风瘙瘾疹”“风疹块”等名称。“瘾疹”一名首见于《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阴有余病皮痹瘾疹。”隋朝《诸病源候论》有“风瘙瘾疹生疮候”“风瘙身体瘾疹候”,指出了外感风寒、风热均可引起瘾疹。唐代《千金要方》谓瘾疹有“赤疹”“白疹”之分。宋代《三因方》提出风、寒、暑、湿皆可引起瘾疹。明代《外科准绳》、清代《医宗金鉴》均有论述。对瘾疹的病因一般认为急性期主要是风、寒、热、湿之邪客于肌肤所致,慢性瘾疹多由营血不足,生风生燥,肌肤失养所致。

本病的治疗,文献报道抗组胺药的有效率在70%90%左右,本观察结果与之相符。传统的抗组胺疗法有口干、嗜睡、乏力、头晕等不良反应,妊娠期、哺乳期禁用,不可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同用等禁忌。组织胺是肥大细胞颗粒中的主要血管活性胺,针灸对于组胺增加所致的皮肤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急性荨麻疹病人采用激光针治疗,穴取曲池、合谷、足三里,治疗前血液组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经激光针治疗后血液组胺含量明显下降川。仲诚等采用针刺治疗急性荨麻疹,愈显率达91. 9%;杨新利等采用穴位埋线联合药物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慢性荨麻疹,愈显率为90.3%。笔者采用针刺放血疗法,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具散风清热止痒、调和营卫作用;血海属足太阴脾经之穴,调全身气血,为治疗血分疾病常用穴;三阴交调冲任气血;内关镇静安神止痒。刺血疗法是《内经》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刺血疗法通过放出一定量瘀滞的血液,来疏通经络,使气血流通,对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起到有利的作用。肺主皮毛,血会膈俞,背俞穴取肺俞、膈俞刺络放血可外疏皮毛,内通气血。针刺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有效地避免口服组胺药物所引起的诸多不良反应,且疗效确切,尤其是止痒作用迅速,部分病例首次治疗后即觉瘙痒明显减轻。

本项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针刺放血组愈显率为91.3%,稍优于氯雷他定组的81.3%;从不良反应来看,针刺放血组无明显不良反应,氯雷他定组则有嗜睡等不良反应。证实针刺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往往反复用过多种抗组胺药物,部分疗效较差患者甚至失去了治疗信心。针刺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提供了除药物治疗外一种较好的选择,多数患者欣然接,非常愿意尝试此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限于本基层医院条件,本次研究未做远期疗效受用观察比较,今后工作中,或将进一步追踪观察其远期疗效,以完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