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铍针疗法

铍针系统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研究

发布者::ygzyzj   发布时间: :2014-06-17 14:36 浏览次数: :

 【摘要〕介绍近10年耳针、腹针、头针、手针等多种铍针系统疗法在颈推病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概况,发现该疗法在颈推病治疗上的独特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铍针系统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主题词〕综述文献;颈稚病/针灸疗法;耳针;眼针;系统疗法

      最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针灸的迅速发展,铍针系统诊

疗法脱颖而出。王雪苔教授在其论文“铍针系统诊疗法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对铍针系统诊疗法的概念做了如下论述:铍针系统诊疗法是以身体的特定局部同全体各部分存在着投影式关联为理论依据,在此特定局部进行检查或施治,用以诊断或治疗全身各部位病症的方法。这类诊疗方法形成之初,大多与针刺有密切关系,所以将其施术的特定局部统称作铍针系统”。铍针系统疗法包括耳穴诊疗法、腹针疗法、头皮针疗法、手针疗法、眼针疗法、腕踝针疗法、鼻针疗法等多达10余种。这些疗法成为中国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上治疗的病种亦十分广泛。

    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发病率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部酸痛,手臂麻木,可兼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在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上,铍针系统疗法越来越体现出其独特的优势。现将近10年来铍针系统疗法在颈椎病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概述如下。

1耳穴诊疗法

1. 1耳穴针刺

    临床上已广泛应用耳穴毫针针刺治疗颈椎病,取穴多以颈、颈椎、神门等部的压痛点(敏感点)为主,根据其他临床症状配取其他穴区,如兼有肩部疼痛或麻木者加肩、肩关节;兼见眩晕者加额、颞、枕等。

    除了找压痛点(敏感点)和相应的耳穴进行针刺,还有报道采用特殊的耳针刺法治疗本病。如贾春生等采用一针贯穿整个穴区或多个穴区的耳针沿皮透穴刺法,该方法避免了临床上患者症状严重却很难在耳穴上找到敏感点(压痛点)的尴尬,且操作更加方便,刺激性强,疗效显著,30分钟内的快速镇痛效应达93. 9%。在临床回顾研究的基础上,贾春生等又进一步进行了耳针沿皮透穴刺法与耳针直刺法对颈椎病快速镇痛效应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透刺组对颈椎病的快速镇痛效应优于直刺组。

    在耳穴针刺的基础上,临床上还常常采用与其他疗法相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如崔世双采用耳针、体针、保健操三法结合的方法,王桂媛等采用耳针配合颈脉通冲剂内服的方法治疗本病,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耳针的研究在单纯临床疗效验证的基础上,已开始与现代的理化诊断手段相结合。如王桂媛等采用耳针配合颈脉通冲剂治疗102例颈椎病患者,通过自身比较治疗前后眼底微血管数值的变化,并进行显著性分析发现,经本法治疗15天后眼底动静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 05);治疗30天后眼底动静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极显著(P<0. 001) .说明本法具有很好的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1. 2耳穴贴压

    耳穴贴压疗法是采用诸如王不留行籽等贴敷于相应耳穴并进行按压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疗法。

    (1)单纯耳穴贴压

    大量单纯应用耳穴贴压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报道证实,本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各家取穴亦各有特点。如迟春艳等取耳穴中颈椎、肩、上肢相应穴以及神门为主穴,然后根据脏腑辨证配取其他耳穴,如气滞血瘀型加心,肝肾不足者加肝、肾;丁岩等取主穴颈椎、颈、肾、肝,然后根据颈椎病临床分型配加其他耳穴,如神经根型加神门、肾上腺、肩,椎动脉型加心、枕,交感型加交感,脊髓型加脾及肢体相应部位;周庆主穴取神门、交感、颈椎、皮质下等,然后根据其他疾病配加其他穴,如肥胖者加内分泌、胃等,兼高血压加降压沟,兼心脏病加心等。

    与单纯体针针刺对比,耳穴贴压法的临床疗效和自身特点也显示出其优势。如陈天韵等、徐冬梅等以耳穴贴压疗法为治疗组,单纯体针针刺组为对照组观察,耳穴贴压组疗效(96%以上)均优于体针对照组。周庆设药物离子透入法为对照组,与耳穴贴压治疗组进行对比观察发现,药物离子透人虽与本疗法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药物透人治疗时受时间、个人体质(皮肤耐受性)局限,服药、牵引等手段易产生依赖性及副作用,有的患者因长期服药而诱发胃溃疡、胃穿孔等,而耳穴压药疗法则避免了以上缺陷,治疗2-3次后就可以出现疗效,尤以经常按压穴位者、年纪轻者疗效最佳,没有性别差异。

    (2)耳穴贴压结合其他疗法

    在耳穴贴压的基础上辅以其他治疗方法的综合疗法应用广泛。如邱平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颈椎牵引辅以耳穴及头颈部按摩的方法;史忠和以手法推拿结合耳压治疗颈椎病88例,总有效率88.6%;姜玲珍等、王冠鹏应用耳穴贴压加电针治疗颈椎病,疗效均优于常规体针针刺组(PO. O1);龚艳等则采用耳穴贴压结合中药治疗颈性眩晕,总有效率96.7%,与口服西药西比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中药配合耳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佳;任小英、林英等采用耳穴贴压配合体针针刺治疗本病,总有效率分别达96%92. 10%;丁东海等采用颈部推拿、耳穴贴压、药物渗透3种方法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0例,总有效率95%;杜桂琴等在局部按摩、针灸、拔罐等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按摩足部反射区及在相应耳穴处贴压治疗颈椎病,与单纯局部按摩、针灸、拔罐等方法治疗相比发现,治疗组在缩短疗程及降低复发就诊率方面优于对照组。

1. 3耳穴脉冲

    耳穴脉冲是应用脉冲治疗仪刺激相应耳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许海燕等采用耳穴脉冲辅助中医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2例,取耳穴脉冲仪脉冲原理,根据患者脑血流舒缩功能不同而施不同的穴位,中药内服强力天麻杜仲胶囊,与单纯口服强力天麻杜仲胶囊的对照组相比,结果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35.39,P0.01),表明耳穴脉冲及中药综合治疗不同于单纯药物治疗,本疗法可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解除椎动脉压迫,达到临床治愈。

2腹针疗法

    在颈椎病治疗上,有大量单纯应用腹针疗法的临床报

道。一般随症穴取天地针(中脘、关元)、商曲、滑肉门、石关、建里、下脘、气海等为主。

    在实际操作中,本疗法又有其独特的手法特点。如刘淳、郭万刚等用平补平泻法,根据病程长短决定针刺深浅,病程短浅刺,病程长深刺,高血压病人禁灸;祝晓忠、郭元琦等对不同穴位采用不同刺法,天地针深刺,商曲浅刺,滑肉门中刺,神阙艾炷灸;褚建平采用轻刺激、慢提插的手法,并在神阙穴上加磁波仪照射;孙玲、牛庆强等、吴扬扬等施术时一般采用候气、行气、催气三部法:进针后,停留3-5分钟谓之候气;35分钟后再捻转使局部产生针感,谓之行气;再隔5分钟行针1次,加强针感,使之向四周或远处扩散,谓之催气。

    在临床疗效上,单纯应用腹针,或与其他疗法的对比观察均显示出满意的效果。如刘淳、祝晓忠、薛由仁等观察腹针和电针在颈椎病治疗上的疗效差别,均以腹针组作为治疗组,电针组为对照组(主穴取颈夹脊、阿是穴等),结果均显示,腹针组痊愈率与电针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 05 ),疗程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O. 01);牛庆强等观察腹针疗法与牵引疗法在颈椎病治疗上的疗效差别,对愈显患者进行3个月的跟踪随访,从愈显率看,前者优于后者,腹针疗法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薄智云等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观察腹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试验组以规范的统一处方腹针治疗,穴取天地针(中脘、关元)等,对照组采用枕颌式坐位颈椎牵引带进行悬吊牵引,在疗程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的90天分别统计近远期疗效,结果腹针试验组的近远期总有效率分别为97.3%,92.7%,与牵引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近远期疗效均较好,且疗程短,操作简便。

    在颈椎病的治疗上,腹针疗法与其他疗法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疗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弓利风等采用腹针结合颈椎松动术的方法,曹媛、陈博来采用颈牵配合腹针疗法治疗颈椎病,疗效均显著。

3头针疗法

    秦秀娣等应用汤氏头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穴取阴阳点、心区、颈前区、枕项区、血线、风线,一般一区3针,随症加减,针刺方向呈15-45度,顺头发生长方向刺人,如无针感可做捻转手法,留针1-- 2小时,结果与单纯体针针刺对照组(取风池、相应夹脊穴)相比,头针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 05)。夏阳等根据《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取穴顶枕带上1/3(双侧)、顶后斜带(病灶对侧)、额中带、顶中带等治疗颈椎病,配以特殊手法操作,疗效显著。

    头针作为铍针疗法的一种,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操作方便的特点,在临床上,本疗法也常常与其他疗法相结合应用。如李保民等采用头针配合体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比较表明,椎动脉、基底动脉( Bn)的血流改善显著(P0. 01),总有效率96%;黄玉玲采用头针加音乐电疗治疗颈椎病,穴取头针感觉区(1/5及中2/5),针刺后接通SHARPG型音乐电疗机,总有效率100%;卢泽强则采用头皮针与艾灸结合的疗法.结果显示头皮针配合艾灸的疗效显著优于照组(P<0. 05 );王俊华等在临床上采用推拿结合头三针冶疗颈性眩晕87例,结果痊愈65(74.71%),总有效率98. 85 %

4手针疗法

    田洲瑜等采用手穴单针疗法治疗颈椎病89例,取穴少而精(一般每次1- 2),左病右取,右病左取,随症配穴,施提插捻转补泻法,捻转数次后要做定向转动,一般不留针,数分钟内拔针,结果治愈30(33.7%),总有效率96.6%刘正二采用先用艾灸,再以手针配合活动患部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手针取肩后、颈中等穴,一般取对侧穴位,行强刺激捻转手法,同时嘱患者活动颈肩部,总有效率97. 6%,与单纯体针针刺组比较,2组间疗效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 01)

5腕踝针疗法

    陈世忠.采用腕踝针治疗颈椎病105例,进针点在双腕部上4、上5、上6,进针深度一般为平刺1. 4寸,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2疗程后评定疗效,总有效率为92.4%。陈世忠等应用腕踝针配合气功掌治疗颈椎病60例,腕踝针进针点在双腕部上4、上5、上6,留针过程中或拔针后用气功掌进行颈部治疗,疗效满意。

6足穴按摩

    董映枢采用足穴按摩配合中药外敷治疗颈椎病,足穴按摩脚底反射带,选取颈项、肩、颈椎、斜方肌、肩脚骨等,并自拟羌葛双海散外敷病变部位,全部患者同时配合颈部功能锻炼,总有效率为95. 10%

7总结与展望

    系统诊疗法因其临床操作简单、应用方便、疗效显著而发展迅速,治疗方法丰富多彩,在颈椎病的治疗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其中耳穴诊疗法、腹针疗法的应用最为广泛,其次头针疗法、手针疗法、腕踝针疗法、足穴按摩等也有一定的应用。

    但在颈椎病的治疗上,诸如鼻针疗法、面针疗法、舌针疗法、眼针疗法等铍针系统诊疗法近10年尚未见有相关临床研究的报道。所以今后在进一步深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疗法基础上,应积极开发和加强新疗法的应用。

    耳针疗法在本病的临床应用上最为广泛,这从大量的临床报道上就可以看出,耳穴针刺、耳穴贴压、耳穴诊疗法与他各种疗法的结合等各样方法异彩纷呈,而且耳针疗法在单纯临床疗效验证的基础上,已开始与现代的理化诊断手段相结合。如王桂媛等同时通过自身比较治疗前后眼底微血管数值的变化,并进行显著性分析,发现本法具有很好的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这些研究使铍针系统诊疗法的研究领域更加广泛,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系统诊疗法包含了各种诊疗法,各种疗法本身又有其自身的特点,除了取穴的不同,各自的手法及操作特点尤其值得重视。如在耳针疗法中,除了找压痛点(敏感点)和相应的耳穴进行针刺,贾春生等则采用一针贯穿整个穴区或多个穴区的耳针沿皮透穴刺法,避免了临床上患者症状严重,却很难在耳穴上找到敏感点(压痛点)的尴尬,且刺激性强,操作更加方便;如腹针施术时的候气、行气、催气三部法;如头针进针所要求的角度和深度,进针后的快速捻转强刺激手法;如田洲瑜等手穴单针疗法要求辨证准确,取穴精当,刺激适宜,并使之产生阳性感传,气至病所才是治愈疾病的关键等等,都是铍针系统诊疗法所独有的特点,值得今后研究中进一步关注。

    在本病的治疗上,除单纯应用如耳穴针刺、耳穴贴压、腹针、头针等铍针疗法,还常常采用与体针、按摩、中药等治疗方法结合的综合疗法,也显示出显著的疗效。故铍针系统疗法与其他多种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和研究。

    但各种不同针法、不同取穴之间缺乏有效的治疗对比,难以对各种治疗方法做出确切的评价。另外,临床治疗上的疗效观测指标多为主观症状,缺乏客观、规范、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有关作用机理的研究少;缺乏远期疗效的观察与随访等为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

    因此,要充分发挥针灸在镇痛方面的独特优势,加强铍针系统诊疗法在临床上的开发应用,就必须统一疗效判定标准,对有效的疗法及穴位进行筛选统一,总结其作用规律,引人其他研究领域的实验技术及方法,探索相应的客观实验指标,使各种疗法的疗效更具可比性,加强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注意远期疗效的观察与随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