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铍针疗法

铍针疗法治疗头风

发布者::阳光中医针灸推拿   发布时间: :2016-04-14 08:28 浏览次数: :

 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4岁,平均45;病程最长30年,最短3个月;单侧发病35例,双侧发病23伍吐伴头晕恶心者24例。符合以下诊断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①头痛部位多在头部一侧或呈全头痛。头痛性质多为跳痛、刺痛胀痛、昏痛隐痛或头痛如裂。头痛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天也可持续数周。②隐袭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③查血常规血压,必要时做腰穿骨穿脑电图,有条件者可做经颅多普轨CT MRI,以明确头痛原因,排除器质性疾病。

头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由肝阳上亢、痰瘀互结而致清阳不升,或浊邪上犯,清窍失养而形成的以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

治疗方法:采用新被针,根据中医经筋辨证治疗。

按经筋辫证分型取穴足少阳经筋:风池次(风池穴附近压痛最明显处);足太阳经筋:玉枕次(玉枕穴附近压痛最明显处);手少阳经筋:天次(肩胛骨内上角附近压痛最明显处)

操作方法:针刺手法有以下3:①关刺法:先直刺至结筋病灶点表层,再进行左右横行刮剥,以松解表层粘连②恢刺法:先直刺至结筋病灶点中,然后向前挑拨,再向后挑拨,以松解侧旁的横络粘连。③短刺法:直刺至结筋病灶点深层,对有骨膜下出血和渗出的患者做摩骨样切割,以松解减压。

    以上操作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出针后按压针孔,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

疗效观察: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治愈:头痛消失,各项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头痛减轻,发作时间缩短或周期延长,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头痛症状无变化

经治疗,58例中治愈50例,占86. 2%;好转8例,占13. 8%。总有效率为1 OO%

病案举例:高某,女,39岁,农民。诉头痛3个月,加重5天。3个月前因“受凉”引起头部胀痛,未治疗,逐渐出现头晕、恶咨以眼花,5天前头痛加重,遂来我院就诊。诊见头部胀痛,以左侧为重,伴头晕、恶心、眼花,神疲食少,舌淡苔白腻,脉弦滑。查:双侧风池次、天次有压痛,可触及条索状物。血压16 / l0kPa。诊断:头风(痰浊上扰)。处置:取双侧风池次、天次,穴位皮肤常规消毒,选用5号新被针以“恢刺法”、“短刺法”松解局部结筋病灶点出针后,患者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本病包括西医的血管神经性头痛,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引起的头痛。但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引起的头痛不属本疗法治疗范围。

    本病多由头项部肌腱、韧带非生理性牵拉引起,慢性积累性机化损伤形成结筋病灶点,压迫头项部神经血管导致头痛。枕大神经受压可出现头痛、侧头痛,枕小神经受压可引起后头痛,第三枕神经受压可出现头顶及枕外隆突疼痛,椎动脉受压可出现眩晕、恶心。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外感、劳损一外伤,头项部经筋损伤引起《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其直者,为目上网……上结于完骨……足少阳之筋……循耳后,上额角……支者,结于目外眦为外维……手少阳之筋……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颔,结于角。”本疗法根据头项部经筋循行分布规律,辨证选取“结筋病灶点”,利用新铍针身如剑形针尖有刃的特点,以《灵枢·官针》中的“关刺”、“恢刺”、“短刺”等解结针法,松解分离筋结点的粘连、瘢痕,解除其对经脉的卡压,使气血运行通畅,达到治愈头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