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铍针疗法

铍针疗法治疗肩胛肌筋膜炎

发布者::阳光中医针灸推拿   发布时间: :2015-08-26 09:05 浏览次数: :

 肩胛肌筋膜炎又称肩胛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肌痛症、肌疲劳综合征等,是指因慢性劳损、寒冷、潮湿而使肩胛部筋膜及肌肉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病症,以明显的局限性痛点,且绕肩胛可触及硬结或束条为主要特征。肩胛部有手太阳、手阳明等经筋通过,其描述多为“绕肩胛”,即肩胛部的经筋“结”、“聚”点多环绕肩胛骨,且慢性肌疲劳综合征具有筋性病因,这也是笔者以经筋为理论依据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的关键点。

经筋理论概述

“经筋”是“十二经筋”的简称。“筋与脉并为系”,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理论源于《内经》,杨上善注释曰:“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俱禀三阴三阳行于手足,故分为十二。但十二经脉主于血气,内营五脏六腑,外营头身四肢。十二经筋内行胸腹中,不入五脏六腑。脉有经脉、络脉;筋有大筋、小筋、膜筋。十二经筋起处与十二经脉流注并起于四末,然所起处有同有别。”《说文•筋部》谓:“筋,肉之力也,从力,从肉,从竹,,物之多筋者。”指肌肉为筋、肌腱为尽筋、筋膜为膜筋、骨膜为束骨筋等。筋,从“力”、从“竹”,表明筋是指有竹节样外形且能产生力量的组织。《素问•痿论篇》云:“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素问•五脏生成篇》有“诸筋者皆属于节”。《杂病源流犀烛》曰:“筋也者,所以束节络骨,绊肉绷皮,为一身之关纽,利全体之运动者也……按人身之筋,到处皆有,纵横无算。”《类经》认为经筋是“联缀百骸”、“维络周身”、“会于节”、“各有定位”的组织。从以上论述可知,经筋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十二经脉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部,“联缀百骸”,与骨构成人体身形、缠绕关节、主司运动。

肩胛肌筋膜炎经筋痛点的病理特点

肩胛部有手太阳之筋和手阳明之筋通过,《灵枢•经筋》曰:“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其病……绕肩胛引颈而痛”,“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髃;其支者,绕肩胛……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表明“疼痛”、“筋挛”、“筋转”、“筋急”、“筋纵”均为肩胛部经筋的病理状态。肩胛肌筋膜炎属于“筋痹”范畴。《素问•痹论篇》谓:“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燥,或湿,其故何也?岐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荣,故为不仁。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胜气,阳遭阴,故为痹热”,“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发病多责之于外感风寒湿邪所致经络痹阻不通,气血凝滞不畅,“不通则痛”,日久则肌筋挛缩,僵硬成结。

经筋与筋膜及肌肉群有直接的联系,是人体软组织形态的高度概括。肩胛部分布有诸多的肌肉组织,如斜方肌、菱形肌、肩胛提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这些肌肉都起止于肩胛骨周围,经筋组织维持机体的稳定性,处于平衡状态。当人的上臂处于前伸状态,且长时间保持相对固定姿势时,肩胛部肌群的多数肌肉长期处于紧张劳损状态;或长时间伏案工作,保持低头等固定姿势,斜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由于对抗因重力而产生的前负荷呈离心性收缩,且在与肩胛骨的结合部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引起肌纤维损伤,肩背部肌肉及筋膜因此受损发生无菌性炎症,使血管收缩,血流缓慢,而致代谢产物堆积,产生水肿、渗出、肌纤维痉挛变性等病理改变,导致筋膜腔室压力及表面张力增高,肌肉筋膜组织为适应新的力学平衡而代偿性增生肥厚,致使筋膜腔内容积减小、压力增高,筋膜表面张力增高。病理解剖学发现,感觉神经纤维或皮神经是疼痛存在的物质基础。而肩胛部周围的经筋组织如肌肉、韧带及其附着点处有肩胛背神经、肩胛上神经、肩胛下神经分布,是神经支配较丰富的区域。神经末梢受到软组织异常张力的压迫产生疼痛症状,且病位上很接近经筋。经筋软组织劳损导致代谢产物刺激神经从而产生疼痛症状。有学者对局部疼痛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局部皮神经在穿出筋膜层处受到痂囊或增厚筋膜的卡压。有学者认为,颈肩腰背及四肢关节分布的感觉神经由浅部进入深部必须穿过筋膜及筋膜间隙,且有些神经也要经过骨突、骨缝等狭窄部位,这些软组织疼痛处多为其间神经受到卡压的部位。当肌肉紧张或痉挛时,不但要牵动筋膜,而且和筋膜发生相对位移;另外,筋膜和皮下组织之间也发生相对位移。如果筋膜和肌肉、筋膜和皮下组织之间因损伤或炎症而存在粘连和瘢痕化,或筋膜本身和感觉神经粘连,则这种相对位移就可以刺激或压迫感觉神经,从而引起疼痛。

经筋痛点所在部位不同,其解剖基础也不同。肩胛部疼痛,其痛点部位在冈下窝中央,压痛由冈下肌筋膜痛引起;肩胛骨腋缘中段压痛,由小圆肌筋膜痛引起;肩胛骨腋缘下段压痛,由大圆肌筋膜痛引起。有学者称肩胛部肌腱止点疼痛为肌腱末端病,发现疼痛部位的肌腱及其附属结构产生了退行性改变。

铍针治疗相关机理

铍针源自《灵枢•九针十二原》“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铍针者,末如刀锋”。后世的铍针由原来的“末如刀锋”,改成了“末扁体圆,末为直刃”。《灵枢•经筋》在论述十二痹的治疗时,反复指出其治法主要是“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以痛为腧”,即在压痛点处,切刺限制张力释放的筋膜、瘢痕组织等,释放过高的张力,降低受压部位软组织张力,从而解除神经的机械性牵拉和压迫,对局部软组织减张减压。铍针的形状与毫针有类似之处,治疗方式也与毫针提插手法相同。因此,可以认为铍针治以经筋理论为基础,具有疏通经络,调节脏腑阴阳,改变病变部位血液循环,加快炎症代谢产物吸收的作用,从而消除引起疼痛的病理基础。

了解经筋理论与肩胛肌筋膜炎经筋痛点的病理特点,熟识铍针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经筋理论,对改善肩胛肌筋膜炎患者疼痛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