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铍针疗法

铍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

发布者::阳光中医针灸推拿   发布时间: :2015-05-14 08:23 浏览次数: :

 膝骨关节炎(K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丢失,关节边缘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该病中老年患者多发,女性多于男性,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关节功能活动受限等。该病在中医学中属于“痹证”范畴,是因为患者年老体衰,风寒湿等外邪侵人关节,机体不能驱邪外出而发病,患者临床症状常常反复发作,尤其在天气发生变化以及劳累后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本病的治疗目前主要采用休息、理疗、非甾体类抗炎药、中药及局部封闭等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不确切且易反复发作。临床运用铍针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并采用国际公认的vASwOMAC骨关节炎指数作为临床观察指标,综合评价,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入选病人来源于门诊及住院患者,年龄4070,病程3个月一l0.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四:(l)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2)x线片示骨赘形成;(3)关节液检查符合骨关节炎;(4)龄≥40;(5)晨僵≤30min;(6)有骨摩擦音。满足(l)+(2)条或(l)+(3)+(5)+(6),(1)+(4)+(5)+(6)条者可诊断膝骨关节炎。

排除标准:(l)年龄在4O岁以下或70岁以上者;(2)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3)对玻璃酸钠过敏及晕针者;(4)膝关节肿瘤、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骨折、关节脱位、外伤、感染、严重骨质疏松、皮肤缺损、癫病、严重精神病或有既往史者;(5)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6)正在接受其他有关治疗者。

治疗方法:给予被针联合玻璃酸钠治疗,每周1,治疗5周。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

铍针疗法:患者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术者将膝关节查体中压痛较为明显的部位,用标记笔做“十”字标记,作为进针点。用2.5%的碘酒消毒,75%的乙醇脱碘,做常规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左手拇指或示指切按在压痛点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针尖对准“十”字标记中心,快速垂直进针。将针进人皮下到达筋膜,松解筋膜34,深度以刺破筋膜张力增高区和正常区交界处为宜。松解后快速出针,用无菌棉球局部按压23min,创可贴外敷。

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患者坐位,屈膝,小腿自然下垂,使膝关节放松。用2.5%的碘酒消毒,75%的乙醇脱碘,做常规消毒。选取髌韧带内侧或外侧关节间隙为进针点,5mL注射器刺入关节腔,有关节积液时抽出积液,然后缓慢注入2mL玻璃酸钠注射液。注射完毕后,协助患者活动膝关节。

疗效判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曰,临床痊愈:疼痛、肿胀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5%,关节活动正常。显效:95%>疼痛、肿胀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70%,关节活动不受限。有效:70%>疼痛、肿胀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关节活动改善。无效:疼痛、肿胀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不足30%,关节活动无变化。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以中老年人多发,女性略多于男性,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属于中医“痹症”范畴。本病最早记载于《内经》,《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素问·长刺论》曰:“骨痹,病在骨,骨重不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指出风寒湿邪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病因,风为百病之长,湿性重浊,寒性凝滞,加之长期慢性劳损致筋脉受损,瘀血积聚,阻滞关节经络,致关节疼痛、肿胀、畸形等诸症。宋代《济生方》有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皆因体虚,揍理空虚,受风寒湿气而痹也。”说明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病本在肝肾亏虚,标为风寒湿阻。《张氏医通》云:“膝痛无有不因肝肾亏虚者,筋骨失养,不荣则痛。”认为本病病因与肝肾亏虚最为密切,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生髓,人至中年以后,肝肾精血日渐亏虚,筋骨失养,脉络空虚,风寒湿邪趁虚而人,人体正气不足不能抗邪,邪留经脉,阻滞气血,气血痹阻,不通则痛,筋脉不得气血濡养,不荣则痛。故本病的中医病机主要为肝肾亏虚、风寒湿邪阻滞经脉。现代研究认为,本病是一种慢性的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以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疾病。关节软骨变性是本病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病理变化。表现为关节软骨软化,失去正常弹性,软骨表面变黄粗糙,软骨深层出现裂隙,进一步出现软骨纤维化、剥脱乃至缺失。严重时软骨下骨裸露,关节间隙变窄,而磨损较小的非负重区出现增生、肥厚,骨化形成骨赘,导致关节面的应力不均。在承受应力和摩擦力最大的负重区,软骨下骨密度增加,硬化,而非负重区软骨下骨萎缩、骨质疏松或囊性变。软骨下骨随着生物应力的变化而不断再塑形,形成关节畸形。剥脱的软骨滞留在关节腔,漂浮于滑液内或黏附于滑膜上,刺激滑膜产生炎症并充血水肿,导致富含黏蛋白的滑液渗出,使滑液变得浑浊、黏稠。关节囊产生纤维变性增生,进一步阻碍关节活动。病变周围的肌肉因疼痛而长期处于保护性痉挛状态,使肌肉逐渐挛缩,关节活动减少受限,最终导致关节僵直畸形。以上病理变化可互为因果,导致恶性循环。

铍针源于古代的“九针”之一,《灵枢·九针论》曰:“五曰被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主大痈脓,两热争者也。”现代铍针是依据古代九针中的“铍针”,结合现代中西医微创手术理论,研制而成。其规格为长58cm,直径0.50.75mm,末端扁平带刃,刀口为斜口,刀口线0.50.75mm,针柄是钢丝缠的普通针柄,35cm。这种结构使被针在治疗由软组织张力过高导致的疼痛具有明显效果。膝骨关节炎关节周围局部压痛点多是由于肌肉韧带等起止点处的筋膜腔内产生炎症水肿,导致腔内压力及筋膜表面张力增高,压迫或牵拉分布于筋膜表面的感觉神经所致。用铍针在膝关节痛点部位进行松解,刺破张力过高的皮下筋膜组织,可释放筋膜内压力,缓解软组织张力,改善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代谢产物的吸收,缓解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从根本上消除引起疼痛的病理基础,有效缓解疼痛症状,具有创伤小、见效快的特点。配合西药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润滑关节、保护关节软骨,防止关节周围粘连,缓冲膝关节内压力,改善滑膜组织的炎症反应,增强关节液的润滑功能,改善软骨代谢,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活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是一种简单实用的疼痛评价量表,能够准确地表达患者的感觉。在临床以疼痛为结局指标的研究中VAS法被认作是测量疼痛最敏感和可靠的方法。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是由Bellamy等于1988年首先提出,此评分是根据患者相关症状和体征来评价膝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及其治疗疗效。WOMAC评分在OARA的文献中使用频率相对较高。此评分包括疼痛、僵硬和关节功能三大方面,覆盖了整个骨关节炎的基本症状和体征。wOMAC评分的有效性体现在能准确地反映出患者治疗前后的一些情况。此评分对于骨关节炎的评估有着较高的可靠性,是目前用于评估髓关节或膝关节骨关节炎应用最广泛的测评工具。二者结合能更好地量化观测指标,了解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通过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wOMAC指数及临床疗效在治疗前后的比较可以看出,两组治疗均取得了一定疗效,两组患者在疼痛和膝关节功能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改善,但试验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铍针联合玻璃酸钠关节注射治疗要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玻璃酸钠关节注射治疗。这与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机理有着显著关系。该疗法充分体现了中西结合这一特色疗法的优势,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便于临床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