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董氏奇穴

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遗症

发布者::ygzyzj   发布时间: :2014-07-22 16:38 浏览次数: :

 摘要:目的:观察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方法: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在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配合董氏奇穴,对照组配合常规针刺,3个疗程后用SPSS 13. 0软件包分析比较2组患者《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诊断(试行)》的疗效,以及其病类诊断标准和MBl总分组内比较和组间比较。结果:①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 3%90. 0% 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总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和治疗前后总分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MBl总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MBl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和治疗前后总分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与常规针刺疗效相当,可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董氏奇穴,巨刺,倒马刺法,运动针法,中风病,CSS; MBl

董氏奇穴源于民间,是董景昌先生祖传数十代的针灸绝学,有别于十四正经的独特针灸体系,是传统医学中的一朵奇葩,有完善的理论、特效的奇穴、特殊的针法·独到的诊法以及极强的临床实效性。

笔者于201112月至20126月期间,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尝试结合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遗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临床资料纳入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来自医院针灸科门诊和神经内科住院部的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60例患者无1例中断与脱落,治疗组男16例,女14;出血性中风9例,缺血性中风21;病位在双侧脑区4例,左侧脑区14例,右侧脑区12;轻型中风10例,普通型中风14例,重型中风6;风痰火亢3例,风火上扰5例,痰热腑实1例,风痰瘀阻8例,痰湿蒙神3例,气虚血瘀5例,阴虚风动5;年龄5069岁,平均(61. 07 ±5. 78);病程16月,平均(3. 03 ±1. 75)月。对照组男18例,女12;出血性中风12例,缺血性中风18;病位在双侧脑区2例,左侧脑区15例,右侧脑区13;轻型中风9例,普通型中风14例,重型中风7;风痰火亢2例,风火上扰4例,痰热腑实5例,风痰瘀阻5例,痰湿蒙神3例,气虚血瘀6例,阴虚风动5;年龄50 69岁,平均(58. 83 ± 5. 94);病程16月,平均(3. 10 ±1. 73)月。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性、病位、病情严重程度和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 0. 05 )

1. 2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诊断(试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

1. 3纳入标准

①符合“1. 2诊断标准”,男女不限;②有颅脑CTMRI影像学检查结果支持;③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配合并坚持治疗者;④发病时间有16个月的患者,上、下肢肌力在I111,⑤自愿接受本疗法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 4排除标准

①符合“l . 2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MRI确诊,但无明显中风后遗症症状的患者,或伴有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者,或伴有完全性失语者,或伴有中风后抑郁者;②急性期病情尚未稳定或病情危重者;③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疾病,或有严重出血倾向者;④年龄≥70岁,或≤50岁者;⑤病程>6月者;⑥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评定痉挛在1级以上(不包括1);⑦惧怕针刺者;⑧服用与本病治疗无关药物者。

1. 5剔除和脱落标准

①纳入后发现不符合“1. 3纳入标准”的病例;②依从性差的病例;③发生并发症或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或特殊生理变化不宜继续接受试验的病例;④未达到1 /2疗程的病例。

1. 6中止试验标准

试验过程中病情恶化,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均应中止试验,己超过1 /2疗程者,计入疗效统计;因不良反应中止试验者,计入不良反应病例统计。

1. 7治疗万法

(1)基础治疗。根据病情对症处理,如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调血脂、降压、降糖、抗感染、营养神经等; (2)董氏奇穴疗法。主穴:取健侧灵骨、大白、中九里和双侧肾关(天皇副穴)。配穴:舌强不语加商丘、正会;肩痛加健侧侧三里、六完;中风手拘挛加健侧重子、重仙。以上穴位可依据患者病情及体位酌情增减。操作:大白向同侧灵骨齐刺0.51;灵骨向同侧重仙齐刺1.52;中九里直刺12寸后,左右各旁开1寸向其齐刺;肾关向后肾经方向刺1 2寸。得气后留针30min,每5 min行针1次,同时嘱患者主动或被动活动患肢; (3)常规针刺治疗。主穴:水沟或百会,双侧内关,患侧极泉、尺泽、委中、足三里、三阴交。配穴:口角歪斜者加颊车、地仓;言语蹇涩加哑门、廉泉、通里;肩痛者加肩髃、肩髎;患侧经筋屈曲拘挛,肘部者加曲泽,腕部加大陵,膝部加曲泉,踝部加太溪。以上穴位可依据患者病情及体位酌情增减。操作:水沟用雀啄术,百会、内关用捻转泻法,持续运针13 min;三阴交、足三里用提插补法;刺极泉时,在原穴位置下2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提插泻法,使肢体有抽动感;诸穴留针30min,每5 min行针1次。 2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配合董氏奇穴,对照组配合常规针刺,每组患者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2d,连续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 8观察方法

(l)观察周期:3个疗程为观察期限;(2)观察指标:①观察周期结束后,临床有效率的观察。采用《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诊断(试行)》的减分率进行评价;②观察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根据《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诊断(试行)》内容进行评价,分值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③观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分值越高,代表独立能力越高。

1. 9盲法

实行盲法评价,盲患者的同时,并实行结果评估者、操作者、统计者三分离。

2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由令人整理后,用SPSS 13.0 for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用均数士平均值表示。

3结果

3. 1  2组临床有效率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 3%90.0%2组疗效经Mann-Whitney U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2组疗效相当。

3. 2   2组患者一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比较

             

组内比较,经配对样本t检验,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总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即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总分较治疗前降低。组间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和治疗前后总分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即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相当。

3. 3  2组患者旧常生活能力提高比较

组内比较,经配对样本t检验,2组患者MBI总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后2组患者MBI总分较治疗前降低。组间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2组患者MBI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和治疗前后总分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后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程度相当。

           

4讨论

中风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而形成本病。中风急性期以气血逆乱而导致的“风”、“痰’、“火’、‘热’、‘瘀”等标实为主,而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以气虚或/和阴虚导致的本虚挟瘀为主。气虚则运血无力、血行滞涩、脑窍闭塞,出现罹患中风。而阴虚既可表现为肝肾阴虚,阳失制衡,肝阳上亢,气血随之上冲脑窍、血溢脑脉之外,而发生出血性中风;又可表现为年老阴津亏损、血液黏滞、阻塞脉络发为缺血性中风。可见,在中风病程演变过程中不仅仅因风火相煽、痰热互结等病理变化进一步伤阴耗津,还可以因瘀血阻滞脉络而致新血不生、血燥津伤;且中风急性期常用破血逐瘀等辛燥之品也易耗伤阴血。

可见,中风后遗症当重用益气活血养阴法。遂取大肠经循行线上灵骨穴和大白穴,大肠经多气多血,灵骨穴可益气温阳活血,配大白穴作用更强;取胆经循行线上的中九里有祛风通络之效,配合脾经循行线上的肾关穴向后透刺肾经,可滋补肝肾。同时运用董氏别具一格的针法:①巨刺法,建立在人体左右两侧经络相互连接沟通基础上的一种针刺法,针刺健侧穴位调动其经脉之气,以驱患侧同经之邪;②倒马针法,即采用两针或三针并列的针刺方式,以加强针感和刺激,提高临床疗效;③运动针法,即针刺得气后,医者指导患者活动患处或相关部位,以调动患者润身潜能。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诊断(试行)》的疗效评定及其病类诊断标准评分从中医的角度出发,分别对中风患者的神识、语言、面瘫、眼症、上肢瘫、指瘫、下肢瘫和趾瘫8个方面进行量化,全面反映了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MBIBarthel指数基础上进行改良,分别从大便控制、膀胱控制、进食、穿衣、如厕、个人卫生、自己洗澡、椅/床转移、行走/坐轮椅和上楼梯10个方面进行量化,全面反映了中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

综上,本研究通过《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诊断(试行)》的疗效评定及其病类诊断标准评分和MBI评分,全面观察董氏奇穴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疗效并与常规针刺疗法比较。结果初步表明,不管是临床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还是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董氏奇穴的临床疗效与常规针刺相当。临床上,中风患者病程长,长期使用十四经穴容易导致穴位过度刺激、效应差,而董氏奇穴有别十十四经穴,且有取穴少、见效快的显著特点,无疑对医生或对病人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替代疗法,值得推广。

此外,本临床试验尚存在样本量小、观察疗程较短等不足之处,仍需要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