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铍针疗法
铍针疗法治疗髌下脂肪垫劳损
患者年龄38~67岁,平均58.6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15年;单膝118例,双膝147例。本组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有外伤、慢性劳损或膝部受凉史;②多发于运动员及膝关节运动较多者,其中以女性为多;③膝关节疼痛,下楼梯为甚,膝过伸位疼痛加重,内外膝眼及腓肠肌内头部位压痛明显,膝过伸试验阳性,髌腱松弛压痛试验阳性。④X线片显示:膝侧位片可见脂肪垫支架的纹理增粗,少数可见脂肪垫钙化阴影。
治疗方法 铍针疗法:选择明显压痛点,多在髌骨下部后侧无软骨面的脂肪垫附着部,“5点、7点”处最明显及患膝后侧腓肠肌内头部位。压痛点常规消毒后,术者一手拇、食指捏住针柄,另手拇、食指用无菌干棉球捏住针体,针尖对准压痛点中心,双手骤然向下用力,使铍针快速穿过皮肤,至深筋膜层后,行多点式松解。完成松解后,用持针的棉球压住进针点,快速出针,持续按压进针点5min,用无菌敷料敷盖穿刺点,24h内保持敷料干燥、清洁即可。每周治疗1次,2次为1个疗程。
手法治疗:患者俯卧位,术者点穴:殷门、委中、委阳、承筋、承山等穴,再用揉、拿、捋、散等手法放松患者大腿及小腿后侧肌肉,弹拨腓肠肌内侧头肌腱。患者仰卧位,点穴:风市、梁丘、血海、犊鼻、足三里,再以按、揉、滚等手法放松股四头肌及小腿前、外侧肌肉;按摩髌骨周围,铲、刮髌下脂肪垫,拨伸膝关节,最后以擦法放松膝关节周围,以透热为度。每天治疗1次,12次为1个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期间嘱其避风寒,勿劳累,加强股四头肌功能锻炼。
疗效标准 治愈:膝关节无肿痛,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膝过伸试验阴性;好转:膝部肿痛减轻,下楼梯仍有轻微疼痛,膝过伸试验(±);无效:症状未改善或加重,X线摄片可见脂肪垫钙化阴影。
经治疗,265例患者中,治愈236例,好转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7.74%。
典型病例 崔某,女,49岁,2013年7月30日初诊。主诉:双膝疼痛3年,加重伴活动受限10d。查体:双膝屈曲畸形,左膝尤甚,双膝两侧膝眼处隆起,髌尖下髌韧带处及其两侧压痛(+),膝后侧腓肠肌内头压痛(+),膝过伸试验(+),髌骨研磨试验(-),髌骨上缘上15cm处大腿周径左膝较右膝少1.3cm;X线检查显示:双膝关节间隙略变窄,髌下脂肪垫密度增高。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嘱其加强股四头肌功能锻炼,4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髌下脂肪垫劳损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诸筋皆属于节”,“膝乃筋之府”,“肝主筋”“肾主骨,生髓”,“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说明膝病与筋脉、肝肾及气血密切相关。中老年人,肝肾亏虚,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合而成痹。髌下脂肪垫填充于髌骨、股骨和胫骨的缝隙之间,附着于髌骨下1/2后方与髌韧带后方,它由脂肪组织构成,表面覆有滑膜。髌下脂肪垫填充于膝关节前,有增加关节稳定,减少摩擦,从而起到衬垫缓冲和润滑作用。现代医学认为由于膝部频繁活动及挫、碰、扭等损伤,使脂肪垫产生创伤性炎症,久之出现脂肪纤维间质增多、脂肪变性等慢性创伤性炎症变化。另外,脂肪垫周围组织的炎症,尤其是滑膜的炎症常可使脂肪垫发生炎症反应和组织变性,从而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关节积液、屈曲畸形和功能障碍等症状。我们临床上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髌下脂肪垫劳损,通过铍针疗法可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通过剥离,切开病变组织,松解膝关节软组织粘连,并降低组织间张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其修复,从而恢复关节功能,另一方面,通过针刺可以疏通经络,使气血运行通畅,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并且铍针针体较细,松解时膝关节软组织的创伤小,术后不易造成软组织出血渗出而形成新的粘连,因此松解充分而疗效持久;配合推拿治疗可使病变的脂肪垫充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无菌性炎症的恢复,缓解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从而达到舒筋活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