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艾灸疗法

隔药灸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发布者::阳光中医针灸推拿   发布时间: :2015-08-26 09:07 浏览次数: :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为一种多因素引起的胃肠功能性紊乱疾病,但无器质性疾病(形态学和生化指标等异常)的证据,本病的病因病机目前尚不明确,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次数改变及大便性状异常等。近年来,中医药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上优势较为明显,笔者以健脾为主配以隔药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并常规西药治疗进行比较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全部病例均为本院收治的确诊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年龄19~65岁,平均(30.37±7.21)岁;病程1.5~21年,平均(7.87±6.49)年;脾肾阳虚证7例,脾虚湿阻证16例,肝郁脾虚证19例。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Ⅲ诊断标准制定。肠易激综合征主要症状为在最近的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 d出现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症状,并具有下列特征中的2项或2项以上:①排便后症状改善;②伴随排便频率的改变;③伴随粪便性状的改变。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下列症状可支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①排便次数增多,每天3次或以上;②便溏或稀水便;③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④便中带有黏液;⑤腹胀;⑥肝肾功能、血尿粪常规检查正常范围。

中医辨证标准:①肝郁脾虚证,主要证候: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发作常和情绪有关,急躁易怒,善叹息,两胁胀满,舌淡胖,边有齿痕,脉弦细等。②脾虚湿阻证,主要证候:大便时溏时泻,腹痛隐隐,神疲纳呆,四肢倦怠,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虚弱等。③脾肾阳虚证,主要证候:晨起腹痛即泻,腹部冷痛,得温痛减,形寒肢冷,腰膝酸软,食少纳差,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等。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西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②年龄18~65岁;③血、尿、血沉、血糖、便常规及培养(至少3次)正常,便潜血阴性;④肠镜检查示部分患者肠运动亢进,无明显黏膜异常;⑤肝、肾功能正常;⑥甲状腺功能测定正常;⑦自愿参与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有其它器质性消化系统疾病者;②便常规检查异常者;③正服用其他药物治疗的;④患有糖尿病者;⑤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或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⑥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治疗方法:以健脾为主,方选自拟益气健脾方,药用:党参15 g,黄芪15 g,白术25 g,白芍药10 g,茯苓10 g,怀山药15 g,乌梅10 g,甘草10 g,防风10 g,陈皮10 g等。肝郁脾虚证,加合欢花、郁金等;脾虚湿阻证,加苍术、黄芩、茵陈等;脾肾阳虚证,加淫羊藿、补骨脂、狗脊等。隔药灸治疗:药用:黄芪、白术、茯苓、五倍子、干姜。药饼制备:将中药研成细末,每个药饼含药粉10 g,加黄酒12 g调成糊状,放入模具内制成厚约1 cm的药饼。选穴:主穴为脾俞、天枢、神阙。辨证配穴:肝郁脾虚证,加肝俞、太冲;脾虚湿阻证,加足三里、中脘;脾肾阳虚证,加肾俞、大肠俞。施灸方法:将药饼放于所选的穴位上,将艾炷置于药饼上点燃,每穴20 min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组织编写的《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中制定的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评定标准制定。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①临床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 95%。②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 ≤疗效指数<95%。③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好转,30% ≤疗效指数<70%。④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

    经治疗,42例患者中,痊愈6例,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

治疗后3 个月随访,治疗组成功随访39例,复发5例,复发率为12.82%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很高,是一种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各地研究的报道显示IBS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多发病,我国城市的患病率约为5%左右,在欧美国家则为10%~20%。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多数研究显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肠易激综合征的致病因素有很多,但其发病的机制目前还未被阐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关系密切。

祖国医学中并无肠易激综合征这一病,但根据其主症特点可归属于中医学中“腹痛”“腹胀”“泄泻”“便秘”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或邪伤脾胃;情志所伤,致肝郁气滞,横犯脾胃;水湿停滞,痰湿内阻;日久失治,损伤脾肾等所致。本病病位在肠,涉及肝、脾、肾三脏,脾虚存在于本病发病的整个过程中,是导致肠易激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因素。固中药治疗当以健脾为主,因此笔者根据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及证候特点,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益气健脾方,以健脾为主治疗该病,可谓正中病机。近年来,针灸在本病的临床治疗上也被广泛应用,但相关的系统研究还不足。笔者采用隔药灸的疗法治疗本病,临床上主要选脾俞、天枢、神阙三穴,并随证加减,临床疗效显著。天枢为大肠募穴是针灸治疗肠腑病的要穴,灸此穴可调肠腑,理气滞,更能扶阳固本,鼓舞机体正气。《难经·十六难》曰:“假令得脾脉,其外证面黄、善噫、善思、善味;其内证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腹胀满、食不消、体重节痛、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有是者脾也,无是者非也。”《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曰:“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由此可见神阙与脾、肠关系之密切,灸神阙可以健脾、调大肠、理小肠,培固元气以养后天。以上穴位再配以具有益气健脾、温阳涩肠功效的药饼施灸,治疗本病疗效显著。但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仍有一定的无效病例和复发病例,配伍选穴是否得当等,这些仍是我们继续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