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艾灸疗法

探析艾灸疗法

发布者::阳光中医针灸推拿   发布时间: :2015-05-07 08:43 浏览次数: :

 灸法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 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 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灸法早在先秦两汉时期就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公元前 168年的马王堆汉墓帛书之一 《足臂十一脉灸经》 中已有关于人体十一脉循行、主病及灸法之论述。灸法在随后的朝代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到明清时期达到了巅峰,如杨继洲的《针灸大成》、高武的《针灸聚英》、张介宾的《类经图翼》、汪机的《针灸问对》、吴亦鼎的《神灸经论》等论著的出现, 灸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各个临床学科中。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当今针灸临床中“重针轻灸”的现象较为突出。灸法独特的优势如不能在临床中发挥, 实在是令人惋惜。因此, 笔者旨在通过论述灸法取效的原理和适宜病种来阐明灸法在临床中的优势, 以期引起同道对灸法的关注。

灸疗作用

温煦阳气 温通气血 温经散寒   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灸法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 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进而调和阴阳, 从而达到治病之目的。《名医别录》曰:”艾味苦, 微温, 无毒, 主灸百病 《本草从新》 又指出:“艾叶苦辛,,纯阳之性, 能回垂绝之阳 , , ”正是因为灸法所采用的艾叶药性偏温, 为纯阳之品, 加之艾火产生的热力, 所以使得灸法具有独特的温煦阳气, 温通气血, 温经散寒之功效。正如《备急灸法》所言 “其艾火及随流注先至尾闾, 气热如蒸, 又透二外肾, 俱觉蒸热, 移时复流涌泉穴, 自上而下, 渐渐周遍一身。”而这种温煦阳气作用, 为气血所喜, 也为灸法取效确立了依据。恰如《素问 调经论篇》所言: “气血者, 喜温而恶寒, 寒则泣而不流, 温则消而去之。”现代有研究表明: 艾灸局部穴位能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 血流加速,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故有行气活血、软坚散结之功,有利于组织修复。并且, 灸法对机体免疫、血液循环、神经、内分泌、呼吸、消化等系统都有一定的促进和调整作用, 从理论和临床实践上证实了灸法的确切疗效。

回阳固脱 《素问 生气通天论篇》曰:“阳气者, 若天与日, 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可见阳气对于人体而言, 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 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扁鹊心书》曰:“夫人之真气, 乃一身之主宰, 真气壮则人强, 真气虚则人病, 真气脱则人死, 保命之法, 艾灼第一。”正是由于灸法有很好的回阳救逆、回阳固脱之功效,常被医家用于急救。

可见, 灸法所独特的温阳、回阳等功效是单纯针刺无法比拟的。正如 《灵枢 官能》所言:“针所不为, 灸之所宜”。又如清 李守先《针灸易学》所言:”气盛泻之, 气虚补之, 所不 能为 , 以艾 , 针虽 , 灸稳…..”。中药姜附之品同样具有极好的温阳作用, 但是它们的取效要经口服, 并经过胃肠作用。而灸法可以通过经络体表直接给予人体优良的温阳功效, 这又是中药所不及的。正所谓“药之不及, 针之不到, 必须灸之。”(《医学入门》) 正是基于上述特点, 吴氏等采用隔药饼灸治疗克隆氏病、肠易激综合征、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胃肠道难治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此外, 灸法易为患者接受, 临床效佳, 适宜于社区推广应用。晋隋时期的医家陈延之所撰写的 《小品方》曰:“夫针术须师乃行, 其灸则凡人便施。为师解经者, 针灸随手而行; 非师所解文者, 但依图详文由可灸; 野间无图不解文者,但逐病所在便灸之, 皆良法。”这表明灸法操作相对简便,易于学习与推广。

艾灸疗法有效病症分析

急重症  灸法颇具回阳救逆、回阳固脱之功效, 故灸法也常用于急救。中医古籍中多有灸法用于急救的记载。南宋针灸学家闻人耆年的《备急灸法》是我国首部灸治急性病证的专著。《新集备急灸经》专论急症。隋唐时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 针灸》 中指出:“大凡人有牢暴得风, 或中时气, 凡百所苦, 皆须急灸疗, 常能愈疾。”如《千金要方 诸风》载“治卒中恶风,心闷烦毒欲死,急灸足大指下横纹随年壮, 立愈。”《备急灸法》曰:“针不易传, 凡仓卒救人者, 惟灼灸为第一。”《肘后备急方》载有卒死、尸厥、卒客忤死、霍乱、中风等 28种急症的灸治方达102首。明 龚廷贤在 《万病回春》中载有用灸法救治卒中、暴厥、阴症中寒、霍乱已死、阴症腹痛冷极、破伤风、溺死等急症。崔知悌的《骨蒸灸方》专论灸治痨病。富作平分析了清代及清代以前 201部针灸及综合医籍中有关针灸治疗中风病方面的文献, 发现: 其中涉及治疗中风病文献486, 灸法 112 ( 含针灸合用 18 ) 占全部处方的26% 。显然, 灸法可用于多种急重症的救治。由此可见, 对古代灸法治疗急重症的文献进行整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合理的整理和发挥灸法在急重症中的作用, 应引起重视。

常见病 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第九卷, 论述灸疗凡 41, 内容涉及灸治各种慢性疾病 20余种。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所著的《类经图翼 卷十一》中, 专门辑录明以前几百个灸疗的验方, 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几十种病症。另外在《景岳全书》第九至第三十六卷所论述各科70余类病症中, 20类提到灸法, 其中涉及灸方的达 15, 并详细论述了灸法的作用。可见, 灸法可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素问 异法方宜论篇》曰:“藏寒生满病, 其治宜灸焫。”显然, 灸法独特的温煦阳气, 温通气血, 温经散寒之功效在寒性疾病中有优势。

预防保健功能 灸法的温煦阳气功能, 使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宋 窦材 《扁鹊心书》言:“保护阳气为本” “保命之法, 灼艾第一”。庄绰 《灸膏肓俞穴法 》专论防病保健灸。孙思邈《千金要方》曰: “此灸讫, 令人阳气康健。”“凡人自觉十日以上康健, 即须灸三数穴以泻风气”。 《扁鹊心书》言:“人于无病时, 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 亦可保百余年寿矣。”“年六十岁, 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 令人长生不老。”《医说》曰:“若要安, 丹田、三里常不干”。灸法还具有独特的预防作用。《黄帝明堂灸经》中“正人形第四”有载:“黄帝问岐伯曰: 凡人中风, 半身不遂, 如何灸之? 岐伯答曰: 凡人未中时一两月前, 或三五月前, 非时足胫上忽发酸重顽痹, 良久方解, 此乃将中风之候也。便须急灸三里穴与绝骨穴, 四处各三壮, 后用葱、薄荷、桃柳叶四味煎汤淋洗灸疮, 令驱逐风气于疮口内出也。灸疮若春较秋更灸, 秋较春更灸, 常令两脚上有灸疮为妙。”有研究表明: 艾灸可明显抑制大鼠实验性瘀血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球压积、纤维蛋白原的升高, 对内分泌性高血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备急千金要方 卷二十九》曰: “凡人吴蜀地游官, 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 , 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艾灸治疗病毒性疾病的研究表明: 艾灸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有利于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恢复。

灸法乃“医之大术, 宜深体会之, 要中之要, 无过此术”(《外台密要 中风及诸风方一十四首》)。孙思邈告诫医者: “学者不能专恃于针及汤药等, 生病毕瘥, 既不若灸, 安能拔本塞源, 是以虽丰药饵, 诸疗之要在火艾为良。”“若针而不灸, 灸而不针, 皆非良医也; 针灸不药, 药不针灸, 尤非良医也。”明 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的“诸家得失策”云“然而疾在肠胃, 非药物饵不能以济; 在血脉, 非针刺不能以及; 在腠理, 非熨灸不能以达, 是针灸药者, 医家之不可缺一者也。夫何诸家之术惟以药, 而于针灸则并而弃之, 斯何以保其元气, 以收圣人寿民之仁心哉?”孙、杨大家的谆谆教诲, 就是要我们熟悉掌握针、灸、药各自的特点, 在临床中重视灸法, 针、灸、药并重。只有这样, 才能有望成为良医,成为临床大家。

灸法的种类本来就有很多, 如温和灸、雀啄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瘢痕灸、无瘢痕灸、太乙针灸、雷火针灸、温针灸、灯草灸、天灸、温灸器灸等等。近来又出现了中国灸、激光灸、微波灸、苇筒灸等各种灸法。可谓相当丰富。今后, 如能进一步发挥灸法温煦阳气, 温通气血,温经散寒, 回阳固脱的功效, 及易学易用易推广的特性, 才能发挥灸法本有的作用, 进而提升中医的临床疗效, 造福于患者。